“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天宝陂、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等入选”
本公司北京12月8日电(记者刘诗平)天宝陂、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园围8日被选为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迄今为止,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3处,成为拥有遗产的工程类型最丰富、分布范围最广、灌溉效益最显著的国家。
这是被选为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天宝po(6月9日拍摄)。 总公司发(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提供图)
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龙江中段,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 742-756年)。 天宝陂水库体长216米,高约3.5米,其中150米用于维修唐朝至明代的老水库。 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绝咸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灌溉当地1.9万亩耕地。
这是被选为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龙首渠引洛古灌区( 12月1日拍摄)。 总公司发(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提供图)
龙颈渠引洛古灌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始建于史载汉武帝时,因隧道工程被誉为“井渠法”,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道,此后的引洛灌溉代有传承,民国时期在龙颈水道建设洛惠水道,发展迅速,至今。
这是被评为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白沙溪三十六堰( 2019年3月13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总公司发(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提供图)
白沙溪三十六堰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堰水库引水灌溉工程。 东汉时期首次修筑白沙堰,一百多年间相继建成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的36道堰。 目前,21个老堰继续发挥引水灌溉作用,灌溉农田27.8万亩。
这是被选为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桑园围( 2019年10月3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总公司发(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提供图)
桑园围建于北宋,地跨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被北江、西江大堤包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建水利工程,发挥着灌溉、防洪排水、水运等效益。 堤坝全长64.8公里,周围土地面积265.4平方公里,农田灌溉面积6.2万亩。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设立于己年,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快速发展的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总结以前流传的灌溉工程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的快速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 被列入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有来自印度、伊朗、日本、韩国、南非的10处灌溉工程。 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到105处,分布在16个国家。
“以往的古代灌溉工程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哲理,是我国水文化迅速发展的瑰宝,对当今灌溉农业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和启发价值。 》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长陈明忠指出,保护、传承和利用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灌溉工程,将汲取古人利用自然和人文科学造福当地人民群众的智慧,进一步挖掘灌溉工程的功能,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心灵鸡汤:
免责声明:58报业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