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农家话变迁 桂北瑶寨绿色“蝶变””
夜色渐浓,晚风吹拂。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记者走进广西龙胜各民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 从山头眺望,从有瑶族风情以前开始,民居就散落在郁郁葱葱的森林和梯田旁,家家户户灯火辉煌。
“太冷了,快来烤烤火。 ’62岁的瑶族村民余金福向记者致辞。 余金福的家位于半山腰,古色古香的4层民房和周边的群山相映成趣。 在客厅里,57岁的妻子潘广英戴着黑色围巾,穿着瑶族的服装,在火炉旁唱着瑶族的歌,做着十字绣。
火盆里的木炭烧得通红,说起话来,老夫妇感叹过去的生活:道路不通,买卖货物靠人背。 生活艰苦,住在漏风下雨的吊床上……“炒床板半个房间,铁锅半个南瓜。 ”。 一口咬定了他们过去的艰苦生活。
“以前眺望着一亩三分地,烦恼着什么时候能出山。 ’余金福以前从村子到小镇只有一条狭窄的山石路,步行需要6个小时,但现在沥青路修到村口,开车只需要40分钟。
大村四面环山,村民祖祖辈辈在这里耕作。 过去,一些村民为了维持生活,砍伐林木以增加收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面对莽山和先辈留下的开拓地,如何走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新途径?
经过种种尝试,大寨村与桂林的旅游企业合作,将梯田建成了景区。 村民积极植树造林,大力发展农耕文化和红瑶文化。 慕名而来的游客很多,很多村民看到了新的商机,外出务工的青年返乡创业,村里的民宿和餐饮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年,余金福的儿子余琼通回到家乡,拆除了原来的旧吊床,建了一座两层的民宿。 年,他们一家用贷款将房子改建为4层,目前设有18家民宿。 余琼通说:“融合瑶族风格和现代元素的民宿很受欢迎,旅游旺季必须提前在网上预约。”现在村民过着“犁地、唱山歌旅游”的新生活。
“过去靠山吃山,穷得响当当。 现在靠山吃山,村民走致富之路。 ”。 余琼通说,他回乡创业后,被选为村民委员会主任,目睹了绿水青山的“变化”过程。 目前,大寨村共有210多户村民开设民宿,仅景区分红,平均每户每年分红近3万元。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当地的瑶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和传承。 每年农历6月6日的“晒图节”期间,许多当地居民展示织布艺术和瑶族服装,吸引大批外国游客参观。 “现在很多年轻人恢复了以前传下来的技艺,瑶族文化在旅游的快速发展中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 ”。 余琼通说。
现在,大寨村摆脱了贫困,成为了当地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全村的贫困人口都摆脱了贫困。 从2007年开始,大寨村每年都与老挝村落交流脱贫攻坚和旅游快速发展经验,为国际减贫合作贡献力量。 半个月前,大寨村与老挝大象龙村开展了扶贫网络交流会,为他们提供了经验。
月光树枝上夜深了,人静了下来。 炭火越来越旺,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音。 余金福感慨地说:“没想到生活变化这么大。”
“目前,我们计划在旅游淡季种植格桑花,营造梯田花海新景观,造福村民越来越多。 ’余琼通接到父亲的话后,眼神坚定而自信。
早晨,鸡打破了黎明的沉默,一缕炊烟在农家升起。 朝阳升起,太阳落在山上,瑶村的村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
免责声明:58报业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