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级市20强!三城GDP超万亿 苏州“无敌””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心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有点经济大市。 现在前三个城市有36个,除此之外,可以说稍微普通一点的地级市也很有实力。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2019年普通地级市gdp20强,其中排名前19的城市均超过5000亿元大关,还有3个城市进入gdp万亿俱乐部行列,分别为苏州、无锡、佛山。
另外,从省份来看,上述20强中,江苏占8个,浙江占4个,江浙地区是普通地级市最强的地区,两省合计可以说达到了6成。
3个城市超过兆3个城市准兆
2019年一般地级市gdp20名单为苏州、无锡、佛山、泉州、东莞、南通、烟台、常州、徐州、唐山、温州、扬州、绍兴、盐城、潍坊、嘉兴、泰州、襄阳。
最强的苏州2019年gdp达到19235.8亿元,接近2万亿元,比排名第二的无锡多了7000多亿元,遥遥领先。
虽然只是普通的地级市,但是苏州的gdp已经有很多行政水平远远高于自己的城市。 去年苏州经济总量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4个一线城市和直辖市重庆。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经济总量迅速扩大。 其管辖的几个县级市昆山、张家港、常熟等,更是长期位居中国百强县前五。
从许多重要的经济指标来看,苏州在普通地级市可谓“无对手”。 例如,在资金存量方面,苏州去年超过3.16万亿元,而排名第二的无锡仅为1.76万亿元。 例如,苏州高新技术公司已达到7052家,不仅居普通地级市之首,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仅次于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居全二线城市之首。
和苏州一样,由于外向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位于苏南地区的无锡在改革开放后经济也迅速发展。 在江苏省内,无锡常年紧跟苏州,gdp总量居江苏第二位。 不过,近年来,由于省会南京“奋发图强”,全年gdp总量终于超过无锡,上升至第二位。 但无锡的特点依然突出,去年无锡人均gdp达到18万元,不仅在江苏各市占首位,也在全国普通地级市占首位。
排名第三的佛山,2019年gdp突破1万亿元大关,成为广东省内继广州、深圳之后排名第三的gdp超过万亿元的城市。 去年,佛山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5:56.5:42.0,工业制造业占绝对主导地位。 装备制造、家电产品、陶瓷建材、家具、金属产品等工业经济实力突出。 光电、新材料、生物制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除了这三个城市外,泉州、东莞和南通均位于gdp9000亿元的梯队,成为万亿俱乐部的后备军。 其中,去年泉州gdp达到9946.66亿元,距离万亿大关只有一步之遥。 但今年一季度,该市gdp跌幅达到10.3%,能否升值还有不小的变数。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被第一财经记者拆散,泉州晋江、石狮等外来人口众多,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多产按暂停键,员工回岗较晚,而且去年一季度基数也较高,所以今年跌幅较大。
江浙地级市实力均衡
从上述20强省份分布看,江苏8个,浙江4个,广东和山东各2个,福建、河北、河南和湖北各1个。
城市整体快速发展比较均衡是江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之一。 “散装江苏”的网络调侃也可以说是这种优势的体现。 数据显示,目前江苏13个地市的gdp均超过3000亿元,是全国唯一的家园。 另外,由于经济大市众多,江苏省获准修地铁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多的,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和南通6个。
浙江的地级市也比较强,温州、绍兴、嘉兴、台州排名第20。 因为考虑到浙江全省只有11个地市,其中包括杭州、宁波两个副省级城市,浙江这个入驻比例也很高。
江苏和浙江共有12个城市进入20强,占五分之三,这也凸显了江浙地区快速发展的均衡。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田伯平分析第一财经记者说,江浙地区普通地级市发展迅速,有几个主要因素:一是江浙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好,位于沿海地区, 交通便利。 二是历史迅速发展的因素,基础比较好,人口多,商业氛围浓厚。 三是改革开放后,江浙地区的思想比较解放,很好地拉动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相比之下,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和第三经济大省山东只有两个城市。 其中, 广东作是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最不均衡的省份,可以说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特别是两个副省级城市深圳、广州及两个制造业重镇佛山、东莞。 数据显示,目前这四个城市的gdp之和约占广东的七成。
从更大的地域分布来看,上述20强中有18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只占2人(洛阳和襄阳),均来自中部,排名第19和第20位。 研究发现,近年来中西部省会城市高速发展,与沿海地方城市差距较小,但中西部地区普通地级市和沿海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是许多省份的单极核心城市,省内其他一般地级市可集聚的要素资源相对有限,与省会城市有很大差距。
未来的快速发展路径各不相同
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相比,普通地级市经济大市以工业制造业为主,许多城市以前的传统制造业占有率较高,对这些制造业大市来说,未来要加快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但总体上要依靠现有的产业基础,加快工业制造业的转型
但是,这些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目前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的路径也有差异。 靠近一线城市和二线龙头城市的制造业大城市,在近年来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很好地承接了大城市的溢出,与中心城市实现了产业分工和互补性,转型成效十分显著。
像典型的东莞一样,目前高端智能手机产业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全球知名的华为、oppo、vivo等大型手机都产自东莞。 2019年,东莞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达到3133.78亿元,增长10.8%。
东莞“大树下好乘凉”丁长发说,东莞转型比较早,力量也很强,2008年以后,很多服装、玩具等都很早就传到了制造业。 而且东莞临近深圳,土地、劳动力、房价等都比深圳便宜很多,吸引了很多深圳的产业,比如华为终端等进行了转移。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分析了第一财经记者,东莞近十年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受到深圳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外溢的影响,经济快速发展韧性增强。
数据显示,2019年东莞国家高新技术公司达到6228家,在二线城市中仅次于苏州。
与东莞一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嘉兴、绍兴、佛山等制造业大城市将接近一线城市或二线龙头城市,未来通过与旁边的“大树”合作,可以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高度化。
但是,在泉州、徐州、温州、烟台等制造业大城市,他们远离一线城市和二线龙头城市,转型升级更加困难。 例如,民营经济大市泉州的高科技公司数量为685家,烟台为635家,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大市差距非常大。
丁长发表示,泉州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不错,但在产业高科技化方面仍有很多短板,其中人才是最大的短板。 泉州仍然需要改善经营者的环境,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各种措施吸引人才。
对于远离“大树”的制造业大城市来说,未来越来越多,还是要“好好训练内功”,提高城市能源水平,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更好地发挥在地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比如温州到2025年,温州成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南大门”和闽台对接的“桥头堡”,真正发挥全省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要意义,中心城区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5%以上。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融合快速发展要点任务》,要求提高中心城市的能源级和核心竞争力。 优化快速发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加强用地等要素保障,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可见,重要的节点城市将成为未来快速发展的重点。 包括徐州、温州、泉州、襄阳、烟台等城市,远离一线城市和二线龙头城市,但这些城市对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大,是重要的节点城市。 未来,这些城市将通过加快省域副中心、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提高中心城市的功能和能源水平,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58报业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