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家央企位列国资划转社保名单 划转总额有望超6000亿”
9月20日,五部委发布《关于全面推开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工作人员的通知》,进一步加快国资计划的社会保障落地。 对此,本报从去年试点成功经验、转型后社保基金盈利方式解体、对a股市场的影响等方面,采访了业内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拆解。
年11月国务院颁发的《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过去1年10个月,通过近两年的试点,中央和地方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被全面推开。
根据9月20日五部委发布的《关于全面推开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事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未来15个月,纳入转型范围的中央公司和地方国企基本完成国资计划转型社会保障事业。 具体来说,在中央层面,具备条件的公司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确实有困难的公司可以在年底前完成,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的公司在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完成后转型。 在地方一级,到年底基本完成转换工作。
国资转为社会保障加快落地
近年来,社会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备受关注。 为了弥补公司员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不足,监管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其中包括转用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险基金。
根据《方案》,将中央公司和地方国有公司以及国有控股公司、中型公司、金融机构纳入转型范围。 公益类公司、文化公司、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转换率统一为公司10%的国有股份。
中国联合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转换国有股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不仅能比较有效地缓解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还使得社保基金的较大收支盈余,进一步降低了社保征收比例。
从目前国资向社会保险转移的情况看,仅去年,中央就分为两组,包括18家中央管理公司和6家中央金融机构。
具体而言,年3月国资委宣布,将在中国联通、中国有色、中农发3家公司开展首批股权转换试点。 同年11月,国资委又选派了中国华能等15家公司开展第二次转型事业。 除了近期划转的35家中央管理公司外,国务院国资委信息发言人彭华岗表示,53家中央企业的社会保险总额将达到6038亿元。
另外,从财政部方面来看,目前有12家中央金融机构正在实施转型事业。
中金企业战略分解师王慧估算,结合去年10月国务院首次公开披露的国有资产“家底”情况,每转3.8个百分点的国有资本,可降低公司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率1个百分点。
王慧认为,随着社会保险基金规模和影响巨大的增长,社会保险基金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大、最专业、最稳定的长时间投资者,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注要点实施细则
以往国资计划转换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计划转换涉及面广、公司情况复杂,在实施中面临一些需要进一步确定和规范的事项。 在此背景下,《关于部分国有资本转移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事项的操作办法》(以下称《操作办法》)作为实施细则的附件,与本次《通知》一起发表。
《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六个副本。 一是笔画范围和笔画对象的明确化。 确定关联公司的规定标准,规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企业等公司的转换操作。二是关于多持股公司的转移方法。 确定了由多持股公司主导的实施单位明确且具体的转换流程。第三是关于转换事业。 确定了国有产权变更登记的完成期限、转移基准日的明确、国有股的转移限制、主体收款标准的接受等。 四是关于国有资本转换的管理。 确定了接受主体与原国有股东的责任权利关系、国有资本现金收益投资范围的转换、接受主体的管理费用等具体问题。 第五点是关于纳税解决。 在国有股权转移和收购过程中,免征印花税、过户费等税费,规定了所得税解决办法的六是确定转换工作如何与原国有股权的转(减)持政策相联系等。
刘兴国认为,随着《通知》的落地,下一步的业务重点将围绕为国有股顺利转换制定创造条件、制定具体实施执行方案展开。 这包括明确待转换的股票、处理待转换股票的抵押冻结等问题,以及可转换业务带动股东加快制定与股票比例相应的具体转换方案。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资本转为社会保障基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涉及国资国企、社保、资本市场、收入分配等多个行业,制定了较为长远的投资方案和快速的发展规划,并进行了较为稳定的调整, 提出应建立运营方法和退出机制,逐步培养国有资本接受主体,真正成为长期价值投资的领导者,增强市场适应性。
免责声明:58报业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